吃黄河口大闸蟹应注意些什么
一:吃蟹的“三不”:
不吃死蟹。
不少蟹贩悄悄卖个头较大的死蟹,死蟹开价要比活蟹便宜一大半,市民千万不要贪便宜去买死蟹。蟹死后体内糖元分解乳酸增多,僵硬期和自溶期缩短,蟹体内的寄生细菌迅速繁殖并扩散到蟹肉中,使蛋白质分解产生组织胺。蟹死的时间越长,体内积累的组织胺越多,毒性也就越大。即使死蟹煮熟煮透,这种毒素仍然不易被破坏,食用后会引起恶心呕吐、面颊潮红、心跳加速等。
不吃生蟹。
大闸蟹生长在江、河、湖底的泥沟里,并以动物尸体或腐殖质为食物,因此含有各种病原微生物。活蟹体内的肺吸虫幼虫囊蚴感染率、感染度很高,这种囊蚴的抵抗力很强,一般要在55℃的温度下加热30分钟,或浓度为20%的盐水浸泡48小时才能杀死。生蟹虽味道鲜美,但极易诱发肺吸虫病,刺激或破坏肺组织引起咳嗽咯血;一旦侵入脑部,还会引起瘫痪。因此,吃蟹建议高温蒸煮20至30分钟,这样才会把蟹内的病菌和寄生虫杀死。
不与浓茶、柿子同食浓茶、柿子、刺梨、山楂等食物含有大量的鞣酸,不宜与大闸蟹同时食用。否则会与蛋白质结合,凝聚形成“胃柿石症”,继而出现腹痛、呕吐等症状。吃蟹最理想的佐料是醋、姜、葱等调味料,蒸煮时放一些紫苏、黄酒以及少量盐,可起到辛温解表,增加鲜味、杀菌助消化的作用。
二:蟹的哪些地方不能吃,必须去除:
蟹的大腿肉,肉质丝短纤细,味同干贝;小腿肉,丝长细嫩,美如银鱼;蟹身肉,洁白晶莹,胜视白鱼;至于蟹黄蟹膏,含大量人体需要的蛋白质,脂肪,维生素等,营养丰富。
一要清除蟹胃,蟹胃俗称蟹尿包,在背壳前缘中央似三角形的骨质小包,内有污沙;
二要消除蟹肠,即由蟹胃通到蟹脐的一条黑线;
三要清除蟹心,蟹心俗称六角板;
四要清除蟹腮,即长在蟹腹部如眉毛状的两排软绵绵的东西,俗称蟹眉毛。
这些部位既脏又无食用价值,切勿乱嚼一气,以免引起食物中毒。
三:哪些人吃蟹要多注意:
大闸蟹属于高敏食物,也即民间说的“发物”。大闸蟹属于高敏食物,也即民间说的“发物”。
以下人群不适合食用:
患有伤风、发热、胃痛以及腹泻的病人。
慢性胃炎、十二指肠溃疡、胆囊炎、胆结石症、肝炎活动期的人。
冠心病、高血压、动脉硬化、高血脂的人应少吃或不吃,因为蟹黄中胆固醇含量高。
过敏体质的人。
脾胃虚寒的人。
孕妇,老人,小孩应少吃黄河口大闸蟹。
微信公众号:hhkdzx
加我,更多精彩与您分享!
秋高气爽,正是吃大闸蟹的好时候,亚博网址是多少只知道黄河口大闸蟹好吃,味道鲜美且营养丰富,但是,黄河口大闸蟹还有不为人之的妙用,那就是入药。
黄河口大闸蟹自古就是一味治病的良药,味咸,性寒,入肝、胃经,有散瘀血、通经络、续筋骨、解漆毒、滋阴的作用。《神农本草经》中说道:“主胸中邪气热结痛,歪斜面肿。” 《本草逢原》有记载:“蟹性专破血,能续断绝筋骨。”陈藏器曰:“人或断筋骨者,取蟹胫中髓及脑与黄微熬纳入疮中,自然连续。”《随息居饮食谱》曰:“补骨髓、利肢节、续断伤、滋肝阴,充胃液,养筋活血,治疽,愈咳。”《本草纲目》也提到:“蟹,治疟疾黄疸,喉风肿痛,疥疮癣疮;蟹爪能堕生胎,下死胎;蟹壳烧存性,酒服,治妇女产后儿枕痛及血崩腹痛,消积。”
在中医临床上,常以蟹内服、外用治疗湿热黄疸、产后瘀滞腹痛、难产、胎衣不下、跌打损伤、损筋折骨、血瘀肿痛、痈肿疔毒、漆过敏等症装。并有抗结核及调节免疫作用。所以说,大闸蟹不仅是一道美食,还是一副良药。
现代人吃大闸蟹是一件很讲究的事,要慢品细尝,才能知其味。总的来说吃蟹有五讲究:掰、吮、挖、夹、捅。
掰蟹:分三步走,一掰尾盖、二掰蟹壳、三掰蟹身。力道一定要拿捏得刚刚好。重一点,难免会因流黄而失色,轻一分,则有可能和熟蟹较劲半天,也未能伤它半毫!
吮蟹:对于吃蟹不用醋的人来说,吮蟹是至关重要的一步。曾言道:大碗黄酒,吮蟹当肴,神仙不换!
挖蟹:最诱人的蟹黄当前,最好的动作就是大快朵颐,只可惜蟹黄非肉,所以得小心翼翼地挖。可以借助武器,蟹腿钳的另一端多为扁平小勺,就是为了方便吃蟹黄的。
夹蟹:俗话说,“男人爱吃虾,女人爱吃蟹”。不过那个“难看”的蟹脚,可是让MM头痛不已。于是,需要一把蟹脚钳,猛力一夹,然后轻轻剥离,慢慢挑剔,吃蟹也要淑女。
捅蟹:会吃蟹的人都晓得,只要有一把头部分叉的蟹腿钳,吃蟹腿也可以很享受。咬掉蟹腿两端硬壳,再用蟹腿钳从底部一顶,往里捅几下,肥嫩的蟹腿肉就自个出来了。
简单小五步品蟹,品尽美味在其中。
|